Saturday 16 July 2016

2016.06.28 佛护尊者在上海开示

2016.06.28佛护尊者在上海开示
除了放松以外,心的广阔很重要。如:我们抬头看天上的月亮,同时看得到天空吗?当然,看到月亮的同时也看到了天空,初学者要单独看到月亮,而不看到天空,有可能吗?
观呼吸的心态,要放开,放阔。为什么有时候佛陀教导我们布施,布施也是培育这样的心。为什么修慈心很重要?因为用心想着无边无际的众生,心就广阔了。广阔后不要再去“找”呼吸,重点在不要去“找”呼吸。再强调一次,不要去“找”或者“追”呼吸,包括禅相。让它们自己靠过来,其实也不是让它靠过来,它本身就在那边,呼吸本来就在那边,禅相也本来就在那边,只要做对就行。重要的是放松。
安般念是一个很殊胜的业处,是怎样殊胜呢?当你身心放松的时候,产生的那些色聚和那个呼吸也是心生的,这个呼吸会变得很殊胜,殊胜的呼吸和色聚是怎么样的呢?是硬、粗、重的呢,还是软、滑、轻的呢?(贤友回答:软、滑、轻的)。硬、粗、重的比较明显呢?还是软、滑、轻的比较明显?软、滑、轻的比较不明显,对不对?所以,一开始你如果有麻、有硬,有明显的东西,你要放掉。重要的就是这个“放”,这个“放”,也是让我们培育广阔的心。你一放松,你的素质变了,你的呼吸一定会变成软、滑、轻,变得微细。打坐时呼吸很容易变得微细,微细后,你要更放松你的身心,不要去“抓”。变微细后就不明显,而去“抓”是笨蛋的做法。
“定”本来有一个含义是“沉淀”,沉淀是什么呢?比如你用奶粉泡一杯牛奶水,泡好奶粉后,你要让它沉淀就不可以再搅了,一直搅就沉淀不了。所以正确的心态是什么呢?要“松”、“静”、“自然”,一定要这样。所以你要知道,观呼吸就是有这种殊胜:你的心松、静、自然,这样才能沉淀;沉淀后尽管呼吸微细,你也可以知道;你可以知道呼吸后,那个呼吸变得怎么样?更微细。更微细的话你也需要更松、静、自然,这是个良性的循环。就这样,你会有更多的正念和定力。越放松,你的状态越舒服;越舒服呼吸就越柔和;越柔和,产生的色聚也让你身体舒服;之后更多的喜悦会生起;更多喜悦后就有乐生起;这个“乐”就会让我们的心不要跑来跑去。
很多人认为“定”就是“专注”、“专心”,把去“专”、“专”、“专”。英文就更糟糕了,西方人打坐就比我们难,他们叫“focus”或者“concentration”。因为以前西方人对“心”不懂,不像我们东方人,他们搞来搞去搞不清楚,和我们东方人一讲,噢,原来是这样,而对他们,你一讲可能会错得更离谱。他们从来都不知道这样理解定是错误的。因为他们的翻译不是“focus”就是“concentration”。我们呢,还有其它的代替词,所以我们就很幸运了。禅修是东方人的东西,不是西方人的,但是也有些西方人比较有波罗蜜,有波罗蜜的确修得很快,他们一旦明白后,一下子就可以了。或者是过去很多世,他们都有修过,然后投生在西方国家,随眠的心会自动去这么做,心一放松就去了对的地方,这也是有的。大部分西方人都很辛苦。所以你如果要未来世做对,现在开始就要这个随眠成为对的“程序”(尊者之前比喻:养成错误的禅修习惯然后再改,就像某一位程序员写了个错误的程序,然后由其它程序员来改,这件事很麻烦,还不如从头写起来更快,所以禅修最好一开始就有正确的方式,就像程序一开始就写对,否则最好完全推倒重来)。
当你的心可以做到这样,之后继续做安般,产生那些色聚越来越殊胜,它的颜色更加清澈,明亮,所以就会有禅相出现。这些明亮的东西从开始到结束就是呼吸,只是色聚而已,不是其他的东西,也没有去别的地方生起。那么,有时候为什么光会在外面生起?这就是“智慧之光”,智慧之光不是呼吸色聚本身的颜色,是它的时节产生很多代,可以散播到身体的外面。所以禅修者会看到这边亮一点,那边亮一点。然后你的心去抓一下,心跳一下,紧张了。等了这么久,终于来了,紧张了。然后呢,光就没了、不见了,为什么呢?因为你一紧张、一抓,这是不善心。不善心一起,心就暗下去,不善心产生的色法不可能是殊胜的色法。所以为什么放松很重要,开始身心放松很重要。
为什么布施会帮助到禅修?就是培育一个“中舍”心,放掉、舍,把好的东西放掉,让你培养不贪取;不粘着好的东西、好的感受、好的境界,你的定就会越来越深。所以这个定的原理一定要搞清楚,摸透。
看着简单的东西,不要一开始就觉得我不需要,浪费时间,不可以这样,我们一定要重复做,才能让我们的心有这份超越,你打坐时种种问题就解决了。当禅修者的心有定的“素质”之后,你就不要怕什么时候才可以成就。一定会有成就的,不要紧张,你越紧张、越追,越不行。你把基础的东西做好—做好—做好,就会很惊奇地发现你打坐进步很快。
愿上海的学员们可以早日成就,体证涅 槃。
sādhu!sādhu!sādhu!

智慧(vijja 明)种子与善行(carana 行)种子

【66】问:有人说:在禅修之前必须先累积福德,否则将会遭遇许多困难。这句话是否是真实的?
帕奥禅师答:如果这里的“福德”指的是过去生中所行的福德,那么这句话是真实的。有两类种子:也就是智慧(vijja 明)种子与善行(carana 行)种子。善行种子指的是布施、持戒、禅修等等。过去生中所累积的善行种子使你今生能得到好的父母、遇到好的朋友及导师、以及能够听闻到佛陀的教法。智慧种子指的是修习四界差别、色业处、名业处、缘起及观禅。过去生中所累积的智慧种子使你今生能够明了佛法,尤其是明了四圣谛。

如果一个人具备善行种子,而却缺乏智慧种子,那么他将有机会遇到佛陀的教法,但是却不能彻底地明了佛法,就像一个有双脚却瞎眼的人。例如:在佛陀的时代,有一个名叫真谛(Saccaka)的辩论家。虽然佛陀为他说了两部长篇的经,他仍然无法证得任何道果。他心里认同佛陀所说五蕴是无常与无我的,但是口头上却不愿意承认。虽然佛陀知道他不能证得任何道果,但是仍然为他讲了两部长经,因为佛陀预见到在他获得智慧种子之后,将在佛陀般涅盘后大约四百年的时候投生在斯里兰卡,成为一位大长老,名叫大黑护佛(Mahakalabuddharakkhita),并且将在那时证悟阿拉汉果。

如果一个人具备智慧种子,而却缺乏善行种子,假使他遇到佛法,他能够明了佛法,但是他却很难遇到佛法,就像一个有敏锐的视力而却没有脚的人。例如:未生怨王(King Ajatasattu)原本具备了足够的善根,能够在听闻佛陀开示《沙门果经 Sammabbaphala Sutta》之时证得入流道果,然而他却没有证得道果,因为他不能在杀害自己的父亲之前就先遇到佛陀。如此,由于缺乏善行种子,他不能在适当的时机遇到佛陀。同样在佛陀的时代,有一次,佛陀看见一对年老的乞丐夫妇,并且露出微笑。阿难尊者就请问佛陀为什么微笑。佛陀告诉他说:那对乞丐夫妇当中,丈夫名叫大财长者子(the son of Mahadhanasetthi)。如果他们在早年的时候修行佛法的话,丈夫将会证悟阿拉汉果,妻子会证悟不来道果。如果他们在中年的时候修行佛法的话,丈夫会证悟不来道果,妻子会证悟一来道果。如果他们在晚年的初期修行佛法的话,丈夫会证悟一来道果,妻子会证悟入流道果。但是他们却一直蹉跎到沦落为乞丐,现在已经太老也太虚弱而不能修行佛法。他们错过了修行佛法的时机,也就无法证得任何道果。所以,同时具足善行与智慧这两类种子是很重要的,如此才有机会遇到佛陀的教法,并且能够明了佛法。

至于今生所造的福德,正如我在之前的开示中谈过的,对于今生能证悟阿拉汉果的人而言,今生所造的福德是不重要的。他们应当专注修习戒、定、慧三学,努力证悟阿拉汉果。今生所造的福德不能带给他们来生的利益,因为他们不会再继续生死轮回。然而,对于还必须生死轮回的人而言,今生所造的福德还是很重要的。


[From Tusitainternational.net]

Sunday 10 July 2016